“中国符号学”和2012年10月南京国际符号学大会
—— 再致“中国符号学论坛”公开信
值此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百周年之际,中国人文科学工作者自发组织的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人文科学理论研讨会” —— “2012南京国际符号学第十一届大会” ,即将在中华两千年历史胜地南京召开了。东方历史文化古都和西方现代人文理论的此一历史性会聚,含蕴着重大而深远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意义。首先,此一人文盛会,在今日全球唯物质主义商业化盛行之际,突显了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潜力和抱负,并向“唯钱是求”的全世界宣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绝非使其子孙仅只能跟随西方物化文明方向亦步亦趋;在全世界只关注物质生产之际,中华文明自有继踵先贤的人文学士,不仅为本民族,而且为全世界,认真关心着新世纪人类文明的精神建设问题。而今日的人类精神事业,既非复兴“诗词曲赋”之属,亦非制作“文娱消遣”之谓,其核心只能是指现代化的新人文科学理论建设事业。时当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民族的世界影响力,定然亦应相关于其精神文明建设。此精神文明之核心,非应指大众化的文学艺术,亦非应指展示祖先文物遗产,而应指现代化的人文科学理论建设。一个民族有无现时代有效的精神和思想力量,首先即表现于其有无能力融汇现代“文史哲宗艺”的世界前端人文科学理论。一国之“现代科学”,必然应该同时包含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学之中又以人文科学为一民族精神力源之中心。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自然主要是指其古典型态的人文精神,“复兴中华文明”当然首先也须指传承和发扬此人文精神,其现代化型态则为人文科学理论。
人类文明的进步的确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的进步。相比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科学的显著发展,人类人文科学理论何其落后乃尔。人类文明必待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齐头并进方可称之为趋于健全完满。一个重大认识误区是,在此现代科技文明时代,人们满足于仅将传统人文学术或民俗信仰看作是自然科学的“文化对应方”。有如不少海外高级科技界人士把“人文”浅解为“诗词曲赋”教养之类?似乎是:自然科学应该不断现代化,而“人文科学”则必须维持其传统型态和通俗化型态?自然科学可以有高端理论,人文科学只需要有通俗理论即可!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科技工商、文学艺术、民俗信仰这三大片现代社会文化之主体,对现代人文科学应如何发展,从不认真关注。由科技工商主宰的海外华人媒体,几十年来从不触及人文科学理论讯息(除了那些不可能列入人文科学主体的“西方汉学”讯息外),直视之为根本不存在一般。的确,世界各处均视人文科学为无足轻重,而人文科学事实上也的确无足轻重。这正是人文科学家们今日的尴尬处境:一方面面对着自身学术之科学性不足,另一方面面对着社会主流和大众对其长期的忽视。正是此一艰困局面促使有识者今日觉醒到,百年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中所最应增强者即为:首先,如何更有效地将前科学时代的传统人文学术转化为科学时代的现代化人文科学,其次,如何积极参与世界人文科学现代化的革新事业?中华文明在来自西方的物质建设方面跟随之、超越之,可谓不遗余力,却对自身传统上所擅长的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长期不以为意?一直说的“复兴中华文明传统”,而此“复兴”是应指原已有之的部分呢?还是指原所没有的部分呢?
就现实而言,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的人文科学事业实际上正处于百年来最为发展的时期。其进取精神体现在人文学者在三个方面渐渐产生的积极态度:即对传统学术、现代化初起的前期学术、乃至作为中国学术现代化主要楷模的现代西方学术,均能采取一方面亟思研习继承,另一方面开始积极反省和批评。也就是:既不满足于对古人亦步亦趋,也不再满足于对洋人亦步亦趋。这样的反省自强态度,不是为了要与古人洋人争长短,而是为了认真提升自身的学术理论水平。没有这样的反省和自强态度,就谈不到人文科学事业的真实提升。此一学术态度的转变相关于学术价值观的转变。如果视人文科学为职业工具或渠道,这样的实用主义态度可谓无关于学术的实质性进步,因为任何程度的学术资源均可作为职业化科教制度中运作之工具。如是,以往“著名学者”的著述遗存即已足勘作为文科职场内操作材料之用,至于其真正的科学性价值问题则可略而不计。在人文学术职业制度化操作下形成的“大师系列”所根据的是其一时性的市场知名度,而不一定相关于其科学价值性成就。为什么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能够采取真正的科学性标准组织自己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而在人文科学领域却要排除科学性标准而采取准市场化的“知名度”(文化性商标)标准呢?自然科学按照科学真理知识加以组织运作,人文科学则按照历史上的“大师知名度”来组织运作。为什么?这样的安排会给民族文化学术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结果,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能够科学地、扎扎实实地前进,在人文科学领域学人则被训练成对“历史大师”进行欣赏和膜拜的专业人士。二者显然担负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任务:一个是科学性,一个是玩赏性。如果人文学者都以对历史文人偶像歌功颂德为“最终目标”并希冀自身身后也可被列入同一“先贤祠”系列,却对相关科学性知识获取问题不予重视,中国的人文科学能够进步吗?自然科学按照客观学术价值标准加以评判和组织运作,人文科学则按照主观人为的知名度等级制度加以评判和运作,二者间的学术效果之异,岂非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李幼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