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蒸先生个人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符号学 >

中国符号学和中国人文科学理论

时间:2014-04-01 10:18来源:未知 作者:李幼蒸
中国符号学与中国人文科学理论 关于中国符号学论坛第三届研讨会的建议 (2014,3,31) 李幼蒸(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 最近以来在与国内外学人通信中,大家深感商业化竞争风气和制度已经逐渐弥漫于人文科学的个各领域,特别是理论领域,又特别是实验性、前沿

中国符号学与中国人文科学理论

——关于中国符号学论坛第三届研讨会的建议

      (2014,3,31)

       李幼蒸(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

 

最近以来在与国内外学人通信中,大家深感商业化竞争风气和制度已经逐渐弥漫于人文科学的个各领域,特别是理论领域,又特别是实验性、前沿性的跨学科领域。正像‘符号学’一词可以被任意使用一样,‘跨学科’一词也可以被任意使用。‘跨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含混性:一是指试图将某‘理论’或‘观点’推广应用到各个学科去,另一是指诸学科理论之间的创造性互动。二者完全不同。我们长期以来宣导的‘符号学跨学科’研究属于后者,因此涉及到人文科学理论革新发展中最艰难的部分。显然,按此,研究者必须首先深化常规学科专业,其次再以此为基础与其他常规学科理论进行‘实验性理论沟通’。二者均要求学者具有长期努力的决心和实践,否则不可能完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众所周知,在几年来学术文化商业化炒作日甚一日的时代,上述符号学实践理念,正和许多其他人文学术理念一样,正受到商业化包装宣传风气和市场竞争化制度的全面冲击,其原有几十年的学术实践生态已然受到系统的颠覆和歪曲。在商业化时代兴起的国际上所谓‘后现代运动’的总背景下,“符号学”今已变成文化学术市场内的品牌和商标的代称。当此之时,我们也不得不重新认真观察检讨几十年来拟定的中国符号学事业的‘名称’合宜性问题。自然,在商业化竞争时代,谁都有资格任意使用现有名词而变更其意涵。(例如,最具‘崇高性’的‘哲学’这个词就可以并曾经被加以任意庸俗化的使用)同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的常规学科领域,也并非均已充分掌握了相关符号学理论知识。实际上,大家要一方面为常规学术知识全面补课,又须开始学习新知新学新理,所以任务十分艰巨。在此情况下,我们长期以来主张的中国符号学发展理念是否过于脱离实际了?是否根本上是一个“还没有学会走就急于开始跑”的主观畅想?2012与南京国际大会同时召开的第一届论坛会议,最初是在此理念下制定的。尽管不可能期待出现什么突出进展,但以为这是‘第一步’,以后可以逐步提高。这样就又计划了‘第二步’:贵阳会议。遗憾,由于人所共知的诸多意外干扰而未曾达成预定目标。正在论坛面临解散危机之际,突然出现了论坛起死回生的最后机会:浙大人文学院答应承办的论坛第三届研讨会。所谓“中国符号学论坛”不是指任何某一学术团体的名称,而是包含着其的确难于推进的特点:不同学科学人间平等互动的可能性。之所以困难,因为其性质属于体制外的实验性活动。本质上,论坛的存在性考验着‘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互动关系顺利发展可能性。我们要在体制内的框架里经营体制外的学术任务。因为体制内的规章制度尚未涉及不同学科间的理论互动课题,无法代为管理经营。(2004年我们试图说动中国社科院承担此一学科间互动协调的工作,最后为其婉拒)于是,我们现在就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承担的第三届论坛研讨会,重新看作是考验‘论坛理念实践’能否向前推进一步的最后机会了。

 

所谓‘最后机会’,不是指符号学学术而言,而是指中国学人间能否平等相待、同舟共济的心胸之有无的问题?这个‘机会’一词,就是指我们能否形成一个比前两次论坛研讨会更具成效的‘跨学科实验起步点’,而不是指我们一定要届时达到什么学术性成就。我们的目前实际困难尚不在于学术水平,而在于学界风气和学者心态。因为论坛的主要创新性和实验性就是要将各界、各域、各学科的学者们聚集一堂进行多元异质性的学术观点‘交汇’。这样的聚会首先就须打破各学科体系内部存在的‘等级结构’。体制外的论坛会议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将参加者在本领域内的‘等级身份’‘纳入括号’。因为该等级身份是在体制内设定的,我们的论坛则是体制外的。而且我们的论坛之精神和原则正是要强调民主化和平等化,因此与等级身份这样的传统意识没有关系。如此一来,许多并无继续学习意愿而只有显示身份意愿的资深学者可能就不愿意参加了。这是可以预料的,而我们本来的希望也不在他们身上。我们只希望他们能够对此任务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至少不加予阻碍)即可。自然,更困难的任务是我所不了解的体制内运作体制外学术活动的制度方面的可能性到底如何?

 

论坛会议是论坛委托某单位按照其所认同的论坛理念所组织的学术活动,而不是该单位按照自身体制内规划而举行的某一多单位参加的全国性学术活动。让我们期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能够在以往中国的符号学活动经验基础上,成功地举行明年的第三届论坛研讨会。所谓“中国符号学”作为特定学术理念(而非指“中国人的符号学活动”),就是采取“跨学科、跨文化、理论化”认识论方针的学术志愿者组织。因此论坛会议的主题和课题配置应该符合此一大方向。幸好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早于2002年就与中国社科院文明中心与世界史所合办过这样的研讨会,名称即“符号学和人文科学”。因此,在论坛会议上,内容方面将包括各人文学科,在学术方向上将涉及全体人文科学。因此,我愿向浙大论坛会议筹备会提出:我们明年的会议是否仍然选用这个在世界符号学界也属于具有特色的标题“中国符号学和人文科学理论”。我们以此标题向国内外再次宣示中国符号学论坛的学术目标是全面性、高端性的,而目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起步性准备而已。我们关注的是学术活动的方向(跨学科,跨文化,理论化)和实行框架(民主运作)之正确性问题,而并不苛求于学术水平问题。方向和方式的正确性才是人文学术真实前进的根本性保障;我们绝对不能追求学术市场的“宣传+广告”(=政绩)效应。让我在此根据相关经验再次解释一下论坛以往议程规划的理由,提供给浙大筹备会参考,并希未来筹备会可据以继续改进。

 

1.    可以把论坛预定学科范围预先大致勾出,即选择十数个学科名称及其1-2名召集负责人(尽量选择参加论坛者)。和以往两次不同的是,可以提前选择自己表示愿意承担工作的负责人,其责任只在于组织本学科参加人选并鼓励参加者预先进行学术性准备。我们希望此一分科负责构想有助于提升大家的参与意识。学科门类分组不仅是未来会议议程划分的基础,其本身也是一临时性诸符号学研究小组。

2.    这些学科名目只是代表论坛学术兴趣范围,但非一定相当于会议分组会名称。论坛会议议程及分组会设置,应该由筹备会届时根据参加者情况具体设定。

3.    明年浙大会议也将成为人文学院在本院扩展跨学科活动的契机,但浙大论坛会议是面对全国人文科学界的。浙大筹备会的任务将自然是超出体制内的常规范围的。于是我们估计,筹备会将再次遇到如何协调体制内和体制外学术范围和任务不同的矛盾。我们期待筹备会最后顺利处理此问题。这也关系到论坛未来的命运问题。我们的最低期待是:让我们把明年浙大会议看作是中国符号学论坛是否有其“生命力”和“存在必要性”的一次实验场合。如果不幸不够成功,也让我们可以最后安心地集体告别按此精神组建的论坛。这说明维持这样的跨学科学术事业在中国尚不成熟。而如果由于论坛成员和浙大筹备会在未来一年里能够同舟共济,并构建出一个具可行性的跨学科合作的基盘来,我们就继续将论坛维持下去。

4.    按照以前两次论坛会议的经验,现将议程分科清单加以重新整理后列此,以供筹备会和论坛成员检查和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学术研究组门类表

1.    认知科学符号学研究组

2.    哲学符号学研究组

3.    国学符号学研究组

4.    文学符号学研究组

5.    历史符号学研究组

6.    电影符号学研究组

7.    传播符号学研究组

8.    汉学符号学研究组

9.    语言符号学研究组

10. 艺术符号学研究组

11. 台湾符号学研究组

 

(责任编辑:李幼蒸)
------分隔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