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同仁大家好!
现在将最新“论坛志愿者名单更新”公布于此。如有资料不实,请告知,以便下次更正。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月初开通的新改版的“中国思想”网站将为我们的论坛设置一个专栏。“中国思想”网站主编龙博先生是工程师,却长期热心于中国人文科学思想建设事业,他的加入也表明我们的论坛具有文、艺、理、工兼括的多元化知识背景。南京大会后,世界符号学的跨文化新时代开始了,而同时也开启了面对中华古今学术思想现代化大任的“中国符号学”主体建设之新时期。我们同时也高兴地看到,又有青年一代史学家加入了我们的论坛,丰富了论坛的跨学科身份的构成。李幼蒸(2012,11,24)
“中国符号学论坛”志愿者名单更新
(2012年11月24日)
(名单大致按加入先后次序排列)
说明:论坛参加者相当于“志愿者”,因国内暂无机构组织和协调符号学跨学科学术活动,符号学学者们自发成立此联谊性的松散组织,目的在于相互交流学术意见和共同筹办中国符号学论坛研讨会。论坛目前包括两个功能:参与(和动员参与)研讨会筹办和发表相关学术意见及建言。
“中国符号学论坛”志愿者名单
Nr。
|
姓 名
|
研究方向
|
单位及学术职衔
|
1
|
张 杰
|
苏俄文学符号学
|
南师大外院院长,教授,南师大国际符号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符号学学会执行理事
|
2
|
辛 斌
|
认知语言学
|
南师大外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
|
3
|
胡壮麟
|
认知语言学,英语修辞学
|
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
|
4
|
蔡曙山
|
逻辑学,认知语言学
|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符号学学会执行理事
|
5
|
邹崇理
|
逻辑学
|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逻辑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 及秘书长 ;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
|
6
|
王铭玉
|
符号学和苏俄符号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外语学刊》主编,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
|
7
|
黄华新
|
哲学与认知科学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
|
8
|
徐 亮
|
文艺理论
|
中文系教授,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副所长
|
9
|
李 岩
|
新闻传播学
|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
10
|
施 旭
|
话语符号学
|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
|
11
|
赵毅衡
|
符号学和传媒符号学
|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符号与传媒》期刊主编
|
12
|
黄玉顺
|
儒学和现象学
|
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
|
13
|
吴冠平
|
电影理论
|
《电影艺术》编辑部主编
|
14
|
曲春景
|
电影理论
|
上海大学影视批评中心主任,影视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教授
|
15
|
王鸿生
|
中国文学
|
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
16
|
|
|
|
17
|
李玉平
|
符号学和文学理论
|
南开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
18
|
王伦跃
|
符号学和汉学
|
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汉学研究中心(Centre d'Etudes Chinoises, INALCO, Paris)主任,教授
|
19
|
龚鹏程
|
符号学和国学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符号学学会(台湾注册)会长,前台湾佛光大学校长
|
20
|
李幼蒸
|
符号学和伦理学
|
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文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仁学研究中心顾问及特聘教授
|
21
|
卢德平
|
符号学和社会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国际创新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主席
|
22
|
赵宪章
|
文艺理论
|
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
23
|
汪正龙
|
文艺理论
|
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
24
|
王 杰
|
文艺理论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
25
|
宋文里
|
文化心理学
|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台湾清华大学荣休教授,前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前台湾清华大学艺术中心主任
|
26
|
顾嘉祖
|
跨文化符号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院教授, 南京师大国际符号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英文期刊《中国符号学研究》前执行主编
|
27
|
张智庭
|
法国符号学和诗学
|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符号学研究中心主任〔译著笔名“怀宇”〕
|
28
|
蔡秀枝
|
文学和影视符号学
|
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前《中外文学》总编辑,《美国符号学学会会刊》“中国符号学专刊”〔V23,1-4〕客座主编
|
29
|
文 旭
|
符号学
|
西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
|
30
|
齐隆壬
|
电影符号学
|
台湾世新广播电视电影学系副教授
|
31
|
周靖波
|
传媒学和电影学
|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
|
32
|
唐小林
|
当代文学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
33
|
汪堂家
|
现代欧洲哲学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34
|
程金城
|
中国文学
|
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
35
|
张 进
|
中国文学
|
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
36
|
曹 进
|
符号学
|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甘肃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大学外语研究会副会长
|
37
|
王志敏
|
电影理论
|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华东师大客座教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特聘教授
|
38
|
李朝东
|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
39
|
姜宗强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
|
40
|
张美宏
|
哲学
|
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
41
|
谢阳举
|
中国思想史
|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环境哲学和比较哲学中心主任,陕西省老子思想研究会会长
|
42
|
张 起
|
西方哲学和政治哲学
|
晋察冀日报研究会,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博士后
|
43
|
任世贤
|
系统工程和符号学
|
贵州攀特统筹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
44
|
陈 进
|
西方哲学和佛教哲学
|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
45
|
张淑萍
|
符号学和艺术符号学
|
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北师大符号学研究所秘书长
|
46
|
黄汉华
|
音乐符号学
|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
47
|
季 红
|
仁学和国学
|
陕西安康市五里高中,高级教师
|
48
|
孟 华
|
汉字符号学
|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
49
|
饶广祥
|
产业符号学和品牌广告符号学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
|
50
|
易闻晓
|
中国诗学和阳明学
|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贵州师范大学仁学研究所所长,贵州省阳明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国学与传播中心主任,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骈文学会理事
|
51
|
史光辉
|
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史
|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仁学研究所副所长
|
52
|
胡燕春
|
比较文学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副教授
|
53
|
凌 逾
|
文学理论
|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54
|
林升栋
|
传播学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品牌与广告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
|
55
|
黄星民
|
传播学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福建传播学会副会长
|
56
|
蔡爱梅
|
甲骨文-青铜器,神话学及考古学
|
中国烟草(福建)专卖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国家IT专家库成员
|
57
|
周 宁
|
文学理论和比较研究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
58
|
郑庆昌
|
人文科学
|
福建农林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咨询专家
|
59
|
苏 敏
|
比较诗学和跨文化符号学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60
|
杨志友
|
中外思想史
|
漓江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总经理
|
61
|
王立新
|
影视符号学
|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学博士后
|
62
|
王永祥
|
语言学,符号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文期刊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中国符号学研究》)主编、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外国语言学会理事
|
63
|
王菡薇
|
美术符号学和艺术史
|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64
|
李 晖
|
新闻符号学
|
四川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
|
65
|
孙 澄
|
电影理论
|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
|
66
|
季海宏
|
符号学
|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副所长,讲师
|
67
|
严志军
|
符号学与翻译理论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68
|
康 澄
|
俄罗斯文化符号学和洛特曼符号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教授
|
69
|
管月娥
|
文学符号学及俄罗斯文化符号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讲师
|
70
|
陆正兰
|
音乐与诗词符号学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
71
|
赵静蓉
|
西方文论和文化研究
|
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
|
72
|
乔 琦
|
符号学和中外文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讲师
|
73
|
刘永晧
|
电影符号学
|
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助理教授
|
74
|
李 锐
|
中国古代史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学灯”网刊主编
|
75
|
黄振萍
|
明清史
|
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
76
|
邵 斌
|
影视传播与数字文化,昆曲符号学
|
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主任,副教授,苏州市江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执行理事
|
77
|
朱永明
|
视觉图像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
|
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 视觉传播研究所所长
|
78
|
龙 博
|
人文科学现代化
|
“中国思想”网刊主编,兰州投标管理局工程师
|
79
|
张放鸣
|
符号学与哲学
|
余姚日报记者,余姚历史名人研究会理事
|
80
|
陈侃理
|
秦汉史
|
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研究员
|
补注:论坛‘参加者’相当于‘志愿者’,即愿意参与推广中国符号学学术研究事业者,而非相当于‘学会会员’。其具体‘任务’仅在于:关心和介绍符号学学术,参加论坛活动和介绍他人参加论坛活动,积极表达有关中国符号学建设的意见。论坛是一个志愿者的临时性聚集和交流意见的网络平台,因为非正式学术组织,所以论坛内没有职能高低之分。但是,志愿者在推动符号学方面的客观条件不一样,各自可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例如,行政职能,学术能量,交际范围,与青年学人联系的深广度,都属于不同的发挥作用方面,因此各种不同主客观条件,所发挥的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并不一样,但都是论坛维持和发展所需要的。这是我们推动跨学科学术交流时所面对的特殊情况,不能够按照单学科学会的经验加以推断。‘论坛’,正由于不是‘学会’,可免除学会必然有的‘级别’分划和等级意识。此种学界所缺乏的集体性的平等相处经验,对于我们未来开展跨学科符号学事业非常重要。跨学科的符号学实践学,是要通过相互学习促成每个学人的学术水平的提升。
目前论坛的主要目的是关注和参与下一届论坛的组办工作。这对于中国符号学事业是一件十分关键的任务。因为全面的跨学科活动是非常难于组织的,第一届论坛虽然规模较小,但总算在中国符号学史上第一次举办成功。这一事实固然首先因为国际符号学大会同时召开的带动效果,但与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在筹备和举办期间基本上对各界参会者一视同仁的态度有直接关系(会前会间发生的各种缺点,一般来说缘于“无心之过”,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全靠老师们的业余兼职,疏漏在所难免。作为第一次跨学科聚会,我们大家都应该对这种难得的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作风给予基本肯定)。我们现在正在联系愿意承办第二届论坛的可能单位。其前提条件就是乐意由本单位为其他单位、学科的师生的聚会,为全国人文科学理论革新事业的努力,提供一个“对话平台”。(而不是企图借此将“论坛”纳入任何单学科学会的架构中去。记得1988年“京津符号学座谈会”之后考虑召开符号学大会时,当时张智庭先生曾联系南开大学哲学系主任,据说主任同意由南开承办,而条件是会间产生的学会会长须由他自己担任(而不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我当时已在国外,听到这种态度,“吓了一跳”,不知道一个“文革”过去后,知识分子会变成这个样子!从前当“老九”时倒是规规矩矩,一旦当成“老大老二”就摇身一变如此。我们中国符号学如果都被当成争名夺利的工具,学会还是不成立为好吧!)各主要符号学国家都有符号学学会,各国承办全国符号学会议的具体单位(校、院、系)均愿为本国其他学科同仁间的跨学科聚会提供集体对话平台。这样的参与学术活动集体意识,一向强调五千年文明传统的我们中国学人们,也不应该欠缺吧。
此外,个人对集体事业服务的成绩和个人自己学术发展的成绩,是两类不同行为产生的不同类别的成绩,二者不可混同,尤其不可以通过前者来图利后者。我还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在国外,“符号学”今日不是什么太好的名声,反而往往会成为“理论万金油”的通称。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次国际符号学大会上,我们反而要正告西方同行端正其治学态度的理由所在。有一件事,我们必须弄清楚:中国符号学论坛和现存各领域内存在的单学科符号学学会是不同的两件事。各个现存学会当然要继续独立活动,提高各自的学术水平。各学科内部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和多学科间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应该平行进行,而不必混为一谈。两种活动方式和规模各有不同的作用。各单学科学会是在现行体制下已成功运行者,而多学科的论坛则是在没有体制内“建制”条件下的大家志愿性的、实验性的“共同努力”。(当然也可为未来可能的中国符号学学会组建提供参考经验)一般来说,中国各领域的符号学研究还都处于开始阶段,各团体、个人在南京大会后正须加强努力上进意识,何须迫不及待地马上开始比高比低?怀着这种急功近利心态,我们能够真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吗?
还有一事,须在南京大会后提醒注意:今后中国符号学的活动主要应该在华人地区,在中国学者之间,以中文来进行。这一事实将在今日各地学界处处“以洋为尊”时代,对于中国人文学者,提出全新学术理念:我们的符号学事业毕竟最后要落实在中国人自己之间。我们都应该追求自身真实的学术提升,而不是追求什么“国际承认”和“权威承认”。更不是追求什么要洋人瞧得起!我们就这么对自己没信心吗?学人的治学心态才是我们符号学发展的最根本条件。有鉴于此,第二届中国符号学论坛的任务意义该何等重大!它考验着我们中国学人对于自己学术的真实提升到底会抱什么态度?以及我们到底能不能够实现中国学人间的团结合作?
让我们 祝愿第二届中国符号学论坛筹备会早日成立。
李幼蒸 2012,11,8
(责任编辑:李幼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