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学论坛公告 (2013-8-3) 李幼蒸
2013年7月贵阳第二届中国符号学论坛会议现已顺利结束,并首次推选出论坛召集人小组和顾问小组。新形成的论坛组织班底即将设立专门网站,并开始筹办下一届论坛研讨会事宜。我本人作为论坛前两届主要志愿组织者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于此过渡时期,现将贵阳论坛会议上的相关讨论结果简报如下,以供了解。今后有关中国符号学论坛的事务将主要由以苏州第三届论坛筹备会为中心的召集人小组和顾问小组集体负责。
1.“中国符号学论坛”执行工作小组成员
召集人小组: 邵斌(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第一召集人) 王永祥(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李玉平(南开大学文学院) 王亚光(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张 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顾问小组: 张 杰(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赵毅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龚鹏程(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佛光大学校长) 王志敏(北京电影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蔡秀枝(台湾大学外语系) 李幼蒸(国际符号学学会委员会)
苏州第三届中国符号学论坛筹备会负责人: 朱永明(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邵 斌(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由于中国符号学论坛的志愿性质,论坛目前仍处于运作尝试期,其工作班底只能以当前落实了论坛承办工作的单位及个人为基础进行临时性组织,目的只在于有效推动论坛学术活动,参加者纯属自愿奉献性质,无关于体制内的等级制度安排。随着今后论坛运作经验的积累,论坛组织方式亦将随之逐步调整。
2. 贵阳论坛的成果 在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的贵阳论坛,参会者均认为相当成功。参会者人数虽仅50人左右,但来自不同地区和单位,均因个人学术兴趣而参会,无关于学界利益动机,故提升了讨论的积极性。会议论文将由主办方稍后汇集于网上。超乎预期的是,多数参会者对于论坛形式十分赞同,认为应该坚持办下去。我们当然还希望,今后可将参会者范围扩及文史哲宗艺各界。最值得提及的是,至今为止,已有4、5个不同单位的老师表示本单位有可能承担以后某届论坛会议的组织工作。因为贵阳会议的突出风格是气氛民主和议论自由,没有任何学人间等级制度的约束。这对于中青年师生们发挥学术思考的主动性,十分有益。本届论坛参加者,可以说以青年人为主,象征着中国符号学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的。我们中老年一代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并积极参与促进符号学‘更新换代’的世界大趋势。
在第一届论坛上,我们尝试了按照较细的主题分类来划分分组会。虽然分组会上彼此专业相近,但却减少了“跨学科交流”的程度。第二届论坛上,我们于是尝试了另一种分组方式,即按照提交论文偏于理论和偏于应用而大分为两大组,以提升跨学科交流程度。其优点是不同学科背景者可获得有关同一课题的不同分析角度之经验,彼此的学术差异性(背景,前提,方法,目的)促进了彼此之间“论辩”的兴趣,讨论比较热烈。但是缺点是,辩论双方因为学术背景不同,彼此的“交锋”可能源于“论题交集”不明确。在下一届论坛上,我们将根据前两次论坛研讨会的经验,进一步改进分组方式。
3. 有关几项问题的决定 关于论坛的组织方式,本届论坛的意见与本人最初的设想有所不同。大家认为,不必强调重新登记方式,而是在论坛现有参加者基础上继续扩充。现在的安排是:凡现列名论坛名单及参加贵阳论坛者,一般均仍视作中国符号学论坛志愿参加者,而其中不打算或不再愿参加论坛者,烦请向苏州论坛筹备会负责人通知一下(不必通知我本人了),即可将名字从论坛成员名单中除去。负责人的电邮是:
邵斌:binshao1969@126.com
另外,凡有意愿参加论坛者,亦可向上面两位负责人申请加入。(即将建立的论坛网站,将对此进一步说明)
凡参加论坛者,均表示对中国符号学论坛事业的关注,至于是否参加某次研讨会,完全视各人方便而定。同时,有兴趣参加某次研讨会者也不必须是论坛成员。论坛保持充分的开放性和自愿性。
不少参会者建议,各届论坛应该保持连续性,论坛学术记录应该统一连续保存。为此,苏州筹备会,召集人小组,顾问小组,正在考虑如何同时进行下届会议筹备工作和永久性论坛网站建立事宜。
关于下届论坛的日期,尚无一致意见,但无非是在2014或2015年。2014为保加利亚第12届国际符号学大会召开年,也是外语界的语言和符号学学会年会召开年。不过,这并不是第三届论坛不能在2014年召开的必然原因。苏州筹备会将就此问题继续征求各方意见后再对会期进行宣布。
论坛网站将开设论坛成员自由发表学术意见的专栏,欢迎论坛成员随时积极表达学术意见。
请前两届论坛参加者将自己当初简要发表的论文全文,分别发与南京师大王永祥老师和贵州师大王永伦老师。两套论文系列将分别发布于各自相关网站上。等到论文系列发布完成,请两位王老师将其同时转发苏州第三届论坛筹备会,以作为中国符号学论坛网站上长期保存的资料。(参会论文均可另行在其他刊物发表)
4. 中国符号学论坛的定位
关于中国的符号学跨学科学术事业的推动问题,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一个学术活动组织方向上的区分原则:在各个学科、单位、领域、学会的各个内部进行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应该与各个学科、单位、领域、学会之间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加以区分。具体个人可以并应该同时参加以上两类符号学活动,但不必将二者混为一谈。后者的跨学科规模(而非参会人数规模)远远大于前者的跨学科规模,任何单一领域内部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不可被视为不同领域之间的跨学科符号学活动。不言而喻,学科间的跨学科活动比学科内的跨学科活动要求更广泛、更深入的附加学术努力;也更明确地须抵制学术社会内部的(准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的作用。可以说,以现成学科分化结构为基础的学术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连的“学术权威既得利益者集团”),已成为阻碍跨学科的学术民主创新的体制内因素。
本次贵阳会议的突出特点是青年学者的理论思维兴趣浓厚,其思考方向自然都是广义跨学科理论方向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理论思维兴趣或倾向,不等于成熟的理论实践能力。中国学者须勇于面对一个始终存在的学术张力问题:一方面要深化、广化西方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须超脱西方理论的教条主义式的束缚。对于西方重要思想理论,既要掌握之,又要批评地解释之和实效地运用之。凡此都不可满足于以‘以译代研’方式地照搬西方理论。首先,当代西方符号学理论发展面临瓶颈,问题多多。一方面,我们看到所谓皮尔士符号学和认知科学符号学在文化和人文学术的解释力上相当苍白无力,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欧陆符号学理论(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二十年来,后继乏力,如遍及拉美的欧陆符号学影响,并未实在地产生确有理论生产力的新符号学运动。亚洲符号学的几十年发展仍然只能对西方亦步亦趋。今日世界符号学思潮实乃大不如前。其原因本人已多有阐发。因此自去年南京大会后,所谓跨文化符号学时代的到来,不是指我们可以按照各种西方流行在中国学区“复制”其流行产品;反之,跨文化符号学不可泥解,而应视之为朝向人文科学跨学科-跨文化理论革新必要性的一种“代称”。对此任务,学者必须同时介入专业深化和跨学科理论探讨的‘双向辩证’学术实践努力中。
我们的中国符号学论坛,不是要成为在中国组织某种“符号学时髦”的便当工具或渠道,而是在世界人文科学危机时代关心和参与中国人文科学各学科理论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自觉精神投入。此种精神投入首先要求学者与世界无所不在的商业化风习,在精神上自觉地保持距离。而学术的商业化渗透则可必然导致人们把任何人文学术事业当做沽名钓誉的手段(商人精神的“唯利是图逻辑”)。因此,中国符号学论坛不应浅视为为我们提供“表现”或“炫耀”自身一得之见的平台,而应视为为我们提供自我知识不断提升的以文会友平台。我们都是符号学学术实践的开始者,都是打算不断提升自身认知水平的求知者。无意于自身知识提升(独善)及促进集体知识提升(兼济)者,自然不会对论坛的活动发生兴趣。
为此,中国人文学者发现,当此世界全盘商业化时代,我们人文学者必须回归中华民族伟大的、普适性的仁学伦理学传统(而非封建主义的儒教传统),以首先获得学者矢志求真的意识和勇气,端正学术实践方向,如此才能够担当今日世界和中国人文科学科学化革新的重大世纪任务。
(责任编辑:李幼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