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蒸先生个人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解释学 >

《儒学解释学》:序,跋,目,影

时间:2009-11-12 00: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书作为‘国学’或‘儒学’专著,却不可能被任何海外中文学术出版社接受。此一事实明示了彼此在学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层次差异。这就也说明,为什么解释学和符号学,三十年来会首先引介和发展于大陆,而非引介和发展于港台美华学界。海外华人人文学界,不重

《儒学解释学》

  上卷:历史卷;下卷:精神卷

                     李幼蒸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谨以本书纪念中国杰出史学理论家顾颉刚先生

 

                               序,跋,目

                     (书封面图片见本文末尾)

 

                             [网刊前言]

本书作为‘国学’或‘儒学’专著,却不可能被任何海外中文学术出版社接受。此一事实明示了彼此在学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层次差异。这就也说明,为什么解释学 和符号学,三十年来会首先引介和发展于大陆,而非引介和发展于港台美华学界。海外华人人文学界,不重视理论分析,可追溯到早期中研院和新亚书院传统,这一 传统,其后更被其“汉学中心主义”的移民潮所强化。今日的(中国学区的)“国学”,应该朝向现代世界人文理论化方向发展,还是朝向(西方学区的)“汉学 化”方向发展,乃一具有学术战略性深意的大是大非问题。

由于本人的‘儒学’观点和海内外‘国学界’和‘儒学界’非常不同,最初我曾考虑在台湾或美国先以自费方式出版,然后再寄赠中国若干大学图书馆,以作为学术交流之用。不想命运突来眷顾,本书最后还是在我的出生地和读书地北京出版了,并且是在作者刚满73周 岁之际。现在,让我先把本书的序、跋、目几部分发于网上,以供读者了解。本书的读者对象,绝不限于中国思想史学者;作者希望其他各界人文科学读者也能对它 发生兴趣。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资料的熟悉程度不同,但对论述的理路和目标的理解,则会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不过,作者对海外中文读者的期待却没有那么高,因 为那是一个以“科、技、工、商、艺、宗”六大界为主的读者群,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从来不看任何现代人文科学理论读物。我愿以此事实提醒人文科学读者注 意:今日“知识分子”的构成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注意“数理化”和“文史哲”之间的巨大分野,听任彼此混同,以至于把“诗词曲赋小说影视歌舞动漫”等就当 作社会的“人文学术”内容,那就会发生文化范畴学上的莫大误会。任何一种“工商中心主义”的文化概念,都与我们说的人文科学没有关系。人文科学,是在自然 科学之外生存和发展的另一套科学系统,决不能划归为“科技工商艺宗”之附庸。否则中国的乃至世界的现代化人文科学都将无从顺利发展。非常高兴,大陆地区尽 管朝向于全面经济发展,却仍有浓厚兴趣关注海外华人学界相当忽视的现代人文科学理论提升事业。对现代人文学术理论的这种关怀,也间接反映了古典“仁学伦理 学”在中国现代社会史上的潜力。可以确信,仁学“智仁勇”三达德,决然是通向现代世界人文科学的一种民族精神意志。换言之,现代仁学一定会是有机地体现于 现代人文科学理论中的一种人本主义的理性智慧和道德勇气。

本 书对百年来最重要的史学理论家顾颉刚先生,表达了特殊敬意。不仅因为本人的史料学认知主要受到顾颉刚学派的启发,而且作者确信,“古史辨学”乃清代显学 “考据学”的主要现代继承者和发展者。作者还想在此推测,一门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历史符号学”将是考据学和古史辨学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学术的发 展任务,首先就是“历史资料理论学”的有效建立。没有现代史学理论,就没有现代史料学。没有现代史料学,就没有中国古典文史哲研究的现代化提升。换言之, 没有现代化的中国新历史理论,就没有可靠的现代新 思想史研究。而中国现代“历史理论”学科,又须与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各理论密切相通。中国古典研究也就必然与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生了有机联系。 “国学自留地”和“儒学自留地”概念,不是现代科学概念;单纯记诵、重复、膜拜古代文本资料,不是科学型研究;因此不免也是直接违反“科学发展观”的。与 大陆史地基体全面脱离的一些海外人文学界人士,60年来坚持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立场,这并不是基于学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源于各种社会政治实用学的需要。后者不能被误会成是1949年 前大陆人文学界全体在海外的继续和发展,而应将其理解为在完全不同的史地与社会领域内的一种特殊文化产物。中国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全面发展提升的任务,其 “重量”和“幅度”,数十倍地大于海外“国学”和“汉学”的学术潜力和目标。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知。仁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仁学的眼界必然 须面对全球人文科学。

                  作者,于旧金山南湾,20091111

 

          言】

百 年来的现代化历史证明,中国已成功地将西方科技文明的优秀成果吸收到中华文明传统之内;中国已成功地成为全球现代工业化世界中的主要成员。以科技工商为主 体的现代化中国,该如何在全新的知识条件下来重新认识和开发其本身悠久的文史方向的传统文化呢?对此,几十年来流行着两种实用主义态度:一种是在全球商业 化时代把历史文物当做经济类文化商品,用其在世界文化商品市场上交换经济利益。另一种是,把其看做历史文化赏鉴品,将其作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历史文化 价值的手段。这两种文化实用主义路线,都难以在较高的文化层次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都难以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明中的高级精神价值,以至于可能忽略了一个更 重要的民族精神抱负:如何以民族优秀伦理思想参与新世纪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推进事业。仁学思想,不仅是中国漫长文明史上杰出的精神遗产,而且也是可能会大 有贡献于世界的全人类精神遗产。如何将此优秀民族精神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尽量准确地再现出来,并使其能为中国和世界学者理解和接受,可以说即为我过去20年来学术努力的主要目标所在。本书则是我于20年间在同一学术努力方向上所再次完成的一个写作计划。

当然,如何重新理解和开发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正是无数现代人文学者一直在从事的工作。本书写作也是在20世 纪前辈杰出专家所做出的成就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过,现代传统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是分析程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 综合程序上的不足。已经进入新世纪的我们,须对百年来的传统人文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新的评估和总结。特别是,应该将不同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加以汇通,使百年来 各科学术成果的总体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能够较全面地显示出来。为此必须跨越学科制度分界,促进不同学科研究成果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比较。而长期以来,大多 数人文学者主要是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研究和交流的。

所 谓分析程序的不足,是指我们没有对传统学术话语中的“混合性思想表达”进行充分的“解析”,因此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独立作用和价值,欠缺清晰的了解,也就 难以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做合理的、明确的区分。结果,海内外一些学术复古主义者们,不是首先把传统文献当做客观研究的对象,而是将其直接当 做主观崇拜的对象。所谓综合处理的不足,是指文、史、哲、艺各学科以及所属各专业的各种专门研究,大多分散进行,彼此之间欠缺沟通,“文史哲”间较难收到 互补短长之效。此外,为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有益交流,也须先探讨彼此在理论上进行跨学科沟通的可能性(解释学和符号学即为促进学际之间进行语义学和方法 论沟通的新工具)。对于传统文化和学术遗产的整理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充分依赖现代科学方法的研究事业。只有当我们能够依据现代科学方法论对古代传统学术思 想进行有效的再整理和再评估之时,我们才能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效地析离,并使其与现代社会和学术成果积极地结合起来。

本 书的内容大致属于中国思想史范围,但撰写的动机、目的和方法,却与通常的思想史写法不同。作者一向强调的跨学科认识论框架和多元方法论步骤,使本书之讨论 方式有异于一般儒学史、国学史、史学史或中国哲学史,尽管彼此在使用的史料内容方面会有广泛的重叠性。本书在主题、选材、立论、判断方面的特殊“配置方 式”,是与作者的历史解释学观点一致的。所谓解释学的思想史分析强调的是,首先应对传统思想史话语进行现代意义的重构,为此却须首先还原历史话语的原本意 义构成。于是在解释学的思想史论述中,出现了三重意义论研究层次,而它们又是经常叠合在一起的:这就是,历史话语的表面意义(史籍的字面意思)、原初意义 (文本的真实所指)和现代意义(文本的现代涵指)所组成的“三合一”表达系统。为了在论述中随时显示这三个不同的意义层次,我采用了所谓解释学的和符号学 的观点, 并在有限的程度上使用了符号学的意义表达法和分析法,目的在于把握和表达历史话语的多重意义层次,以便能分别对其做出更有效、更真实的学术性和价值性判断。

现 代以来,对于中国思想史研究,大概存在有两类主要的处理方法,这就是:或者完全采取儒学思想史上现成的术语系统和文本系统,按其直接对旧籍资料进行归类、 分析和论述;或者采取某种现代的理论框架,并试图对旧籍资料进行理论解释。对这两类常见的处理方式,本书均将避免采用,虽然有关传统思想和历史的资料性和 技术性的现代研究成果,本书将充分予以吸收。简单来说,本书采取的基本写作方法,可称之为解释学方法和现代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间的一种结合。不妨说,在 一定程度上,本书主旨是,对20世纪前半叶一些中国史学、思想史学以及文学史学研究成果予以综合“汇通”的一次尝试。原因在于:一方面,我本人的国学修养并不足以对如此大量古典资料进行独立的吸收和判断;另一方面,20世 纪中国人文学界最切实的成果首先即是由众多各类史学专家所完成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本书在资料学处理方面是作者对现代史学家、思想史家以及文学史家 的各种结论所完成的一次“集结”工作。我必须承认,当初在开始本课题中文版写作时曾怀有的尽量充分占有和消化材料的愿望,在写作过程中却不得不逐渐予以淡 化。首先我不得不放弃“充分消化”材料的两个理由是:古典话语语义学构造使我既不可能“直接消化”这类材料(我不可能满足于直接讨论传统文献内容本身), 而又不可能在此书的论述层次上事先对古典材料进行某种语义学改述的工作(这有待于下一代学者专家来完成);其次,大多数现代学者的论述都是直接针对原始古 典话语内容层面的,因此同样难以在此内容层面上与之进行充分有效的“对话”。另一方面,在面对伦理思想史部分时,读者会注意到,我在本书中也避免了与现代 中西哲学理论的直接比较,虽然那本来应该是属于30年 来我的主要工作范围的。在研究策略方面,本书虽然首先要呈现儒学和仁学的历史话语本身,却不打算涉及中国伦理学史与现代西方理论间的直接比较。这一构想, 一方面,表明我不认为那些现代伦理学讨论都是具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我已在其他场合,并将继续在未来有关中西比较伦理思想的其他计划中,对此类理论问题另 行讨论。顺便指出,按照符号学跨学科认识论,任何中外传统哲学系统也不能再成为讨论人文科学理论性问题的唯一基础或框架了。因此,时当人文科学内部认识论 和方法论正在全面更新之日,我们更不应随意陷入这类不必要的理论分歧中去。换言之,本书的任务既非是对引用的书籍之各种课题进行的专门研究,也不是对引用 书籍作者的学术思想本身进行的专门研究,而是将各种学术理论话语首先作为历史和思想的研究材料。我的研究目的是,借助各种历史性和思想性资料来组织我自己 的观察、分析、综合、论述和判断。探讨中国传统人文学术思想的总体意义及潜在价值,为本书研究之主要目标。学科专家们不难发现,本人对各科专业材料的掌握 毕竟相当有限,徵引的资料自然极不充分,这是作者自己也无可奈何的遗憾,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我仍然希望不同学科的读者可以从本书特殊跨学科构思中 获得与专科知识虽不同而有益的思想性启示,也就是说,从本书跨学科的古典文史探索中,体察出不同专科知识之间相互沟通的可行性和建设性。

作 者认为,为了有效提升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理论水准,使其进入现代化研究阶段,我们必须超越百年来流行的国学框架和汉学框架。其根本的理由在于,中国学术现 代化思考任务与海外“少数族裔”通识类教育的任务完全不同,二者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和思考层级,也就并不一样。比如,在中国学术环境内,必须同时处理古今中 外各种理论性的话语语义学和逻辑学,因此要求在论述中广泛采用“符号学式的”词语变通表达。这就要求读者熟悉古今汉语表达习惯和了解正在进入汉语系统的大 量西方理论词语。而对于西方汉学家来说,由于职业分工的局限,他们不可能适应这类复杂变动中的、综合性的语言表达法*。 简言之,今日中国人文科学理论发展任务,不仅要求思想理论内容方面的古今中外全面会通,也要求不同语词系统之间创造性的语义学会通。因此,从内容到语言, 中国人文科学的现代化学术话语组织,都比海外汉学和海外比较学术的话语组织更为广泛、深刻和复杂,也因此而要求具备更高级的语言知识准备。当代中国人文科 学现代化思考,根本上就是一种语言学上的再创造活动;严格来说,这也就是说,在思想和语言两方面的一种符号学式的创新实践。可以断定,现代中西比较学术的 适切“平台”,绝对不是西方语言,而是现代汉语。汉语系统才是“古今中外、理论实践”间多语义层次综合汇通的最佳“对话平台”。

本 书由“双元主题系列”或“话语复合声部”所构成:儒学和仁学,传统思想和现代理论,以及四者之间重叠和分离的多元互动关系。另外,本书主要研究课题为一三 元主题系列:儒教制度、儒学学术和仁学思想,以及三者之间的多元历史互动关系。儒教制度是中国自周代以来三千年历史之自然存在,其构造从殷商之粗简到唐宋 之繁复,此中国制度史过程本身,不是本书研究之主题,但却是本书论述之前提和环境。在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格局内,延伸着一个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漫长而丰 富的历史过程。此社会文化史之基本内容,正是儒教道德思想和儒学学术。二者的结合产生了儒教社会所特有的一种学术意识形态,后者在偏于现世性的儒教社会中 发挥着一种准宗教信仰系统的作用。在此同一儒教社会史内,却也出现了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别具一格的人本主义伦理思想体系,这就是孔子思想或孔孟思想。儒教学 术意识形态系统形成于秦汉大一统中央专制政权成立之后,孔孟伦理思想则形成于该制度出现之前。我们不妨简单地概括说,在两千年的儒教历史过程中,代表统治 阶级利益的儒教道德思想和代表知识分子个人良知的孔孟伦理思想之间,始终存在着“既合作又冲突“的互动关系,我们可将其比作一种“复合声部”式的共同历史 存在。本书的解释学分析,就是要呈现二者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其主旨并不在于展现中国儒教、儒学历史故事本身,此儒教历史也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孔孟 伦理学思想,虽然具有久远的东方历史根源和漫长的历史经历,却蕴涵着一种潜在的人性时空普适性:它相当于一种经验性、现世性的人本主义伦理信仰体系。一方 面,此普适人本主义使其成为可与世界各信仰传统有效沟通的伦理信仰经典;另一方面,其普适人本主义使其适宜于参与未来人类人文科学重建事业,即在全球学术 思想的范围内担负其组织和引导伦理思想方向的大任。为此目的,我们应首先认清其历史上的身份、作用和潜能。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照本书的另一姐妹篇----《仁学解释学》。该书从横断面剖析了孔孟思想的结构和功能,本书则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仁学和儒学的历史互动关系。此外,阅读英文的读者,建议可参阅我于10年前完成的同一主题的英文论著《中国伦理学原型的结构》和《汉儒学术意识形态的构成》。应当指出,这两部中文著作是在完成了两部英文著作后,面对着中国读者的需要,花费10年时间另行写出的一部新著。

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思考方向与海外60年来哲学和史学之“新儒家运动”颇不相同。就现代新儒家哲学来说,他们的立论受到两种知识论的限制。首先他们对20世 纪人文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理论知识接触有限,特别是政治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部分。这导致他们仍然像十八、十九世纪西方 哲学家那样简单化地把古典哲学当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其次他们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广泛发展却也欠缺深入研究,特别是对解释学和符号学思想方式几乎完全不了 解,因此他们不知道应该对传统哲学文本资料本身进行构成性和语义性分析,而是企图直接在传统文本内容上安排设问和讨论。至于新儒家的史学派,主要问题同样 是由于他们对于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欠缺深入了解。就现代期中国史学知识论而言,特别是自傅斯年先生建立“中研院”史语所以来,20世纪史学界对于现代历史理论和语言学理论认识的进展有限*。 其次,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的研究教学方向受到西方汉学系统规范的限制,这使得他们难以从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主流高度来思考有关中国传统史学和思想史研 究的理论基础问题。本书作者强调与海外史学派、哲学派的新儒家思潮在方向上的区别,是为了向国内学者展示一个重要的学术立场:重申今日在更高的层级上继续 “五四学术”理性主义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 方面,我们应该按照世界主流科学成果来客观地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学术、文化;另一方面,应该从中国古代封建主义历史传统中有效地“抢救”其中所含蕴的伟大 人本主义伦理学思想遗产:即孔孟仁学伦理学思想。如果不能按照现代科学学理将二者加以区分,我们将长期陷入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泥淖里,以至于使孔孟伦理学 思想在今日世界和学术界不得有效呈现其真实生命力。只有孔孟的仁学伦理学精粹,而不是儒经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才能使中华文明重新屹立于世界和全球人文学 界。迄今为止,海内外学界未能将人本主义仁学和封建主义儒学区分开来,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人文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尚不为当代汉学和国学所充分熟悉。为 此,我们才须要进一步促进跨学科的国学现代化研究。

应该说,20年 来我的主要研究计划,包括各种相关现代西方理论研究,都是与本书的主题和目标相联系的。本人将此儒学和仁学关系的研究,视作人类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研究主 题,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考察中国思想史的主要问题,以揭示人类一般伦理思想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在我自新时期进入现代西学理论研究领域十年之后,即决定放 缓西学研究而大幅度地转向中国思想史现代化理论探讨,其目的不是为了向国外学界介绍一种具“异国情调”的东方伦理思想史,而是向学界阐释一种普适的人本主 义伦理思想的历史传统。本人对当代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批评,并不表明本人认为自己已有充分知识条件和经验对此重要学术课题进行完整的论述。但是作者本人不 能不在自己对学术方向判断的自信和自身研究手段未足之间进行协调,以便在当今世界人文科学陷入深刻纷歧时代及时将个人阶段性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以使其能够 贡献于新世纪的人类伦理思想探索。

 

本书是对传统思想史料进行的一次跨学科分析研究。30年 来,我的各种相关研究都是在不同领域内进行的跨学科探索。本书写作的十年期间,一方面,我还关注国内一般人文科学跨学科理论探索问题;另一方面,我亦通过 国际符号学学会继续在国外参与推进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活动。此刻截稿之际,我对国际人文科学跨学科实践的前景开始进一步感到失望。因为国外学术已日复一日 地制度化、职业化和商业化了,其倾向恰恰是不利于跨学科发展的。符号学本来是最富于跨学科精神的,但20年 来的西方符号学演化为一个不清不楚的“新学科”,以至于有失去其跨学科、跨文化思想生命力之虞。本书写作的十年也是我积极参与国际符号学学会活动的十年, 我在古今中外诸学术领域内获得的最新体会是:全世界人文科学正面临着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大考验。一方面,我确信古今中外人文学的前途绝对取决于学科间、学 际间横向沟通的展开;另一方面,此一学术上的必要性,却面对着商业化时代的现实阻力,即国内外学术功利主义不欢迎跨学科方向的活动。这使我不得不把人类人 文科学跨学科发展的希望,相当程度上放回到中国学术界来。毕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反功利的、为真理而真理的仁学精神的勃发,也就是说,历史上出现 过的各种“义利之辨”思潮。也许这一伟大的传统伦理实践学精神,能够在人类新世纪的人文科学全面革新的任务面前,再次发挥其精神生命力。

 

本书划分为两卷、8编、69章。 上卷偏重于历史文献性主题,下卷偏重于伦理思想性主题,而各编各章之间在内容上广泛交叉重叠。章节内容并非是按照一般思想史主题分类或时间顺序加以论述 的。两卷的划分,象征着研究主题构思中的一种基本对比性:客观历史和主观精神的互动关系。客观历史是指儒教封建主义的学术和意识形态系统,主观精神是指在 此历史过程中来源于人性良知的仁学伦理思想之表现。因此,本书的总主题是有关客观与主观、制度与思想、儒教与仁学之间互动关系及其历史张力形态的研究。一 方面,展现儒学(作为儒教和仁学的组合体)思想史本身;另一方面,显示仁学精神的独立存在;也就是说,有关仁学在儒教历史中之存在和作用的描述与分析。古 人及其行为,在历史上当然是“浑然一体”的,但其各个部分的具体历史作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现代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表现不同历史成分在历史过程整体 中的各自作用方式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古人的笼统知觉习惯对此无法加以分辨,我们现代人对此则必须加以分辨。这样我们就有了古典和现代之间的“解释学对 话”。

 

                                    ~~~~~~~~~

大约20年 前,我开始把个人在北京收藏的一些中国古典书籍寄往德国波鸿,以供当时在德承担的中国伦理思想史写作计划之用。在完成了该英文写作计划后来到美国,甫一安 定我即决心对同一主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用中文另行写作一遍。七、八年前在长期去国后返京时,我遂把个人有关国学类的藏书海运至美国旧金山新 址;之后每年又陆续选购、邮购所需古典书籍以供研究之用。至于特别专门的中外参考书籍,附近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和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成为我主要查考借阅 的馆所。十年来本书写作的过程,也是相关学术思想不断再组织、再调整、再修正的过程。在探索和追求仁学思想的历史表现过程中,竟然不期而然地最终偏转向、 归结于自己平生心仪的南宋时代和浙东地区了。20世 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精神世界为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所交叉贯穿:现代西方理论和南宋浙东精神气氛。我固然通过读文史而能“尚友古人”,我更因每年亲历南宋 浙东故地而得以在心理上“亲泽”古人。杭绍甬一线几乎成为我那时的精神故乡之象征。其含义相关于个人和历史两个方面。当我于1948年 起牢牢记住了苏堤、浣纱桥、庆春街这些对我来说充满情绪性记忆的历史地名时,少年之我对于“南宋”尚一无所知(除了“岳飞”的故事)。后来当命运导引我和 宁波发生了关系而每年开始下江南后,我的诗词趣味也渐渐集中于两宋时期。“西湖”也就与欧阳修、苏东坡、柳永等连接在一起了。“临安意象”随之大大丰富 了、并历史地深化了我的“杭州意象”。六、七十年代的读书和旅行,使我那时日益深切地怀念那个以杭绍甬为中心的伟大历史精神时代。每年似真如幻的历史江南 游,都可为一琐细经验而变得“真切化”。火车一过嘉兴,慢车上下旅客的浙省乡音,每可成为我“进入了”一个历史梦乡的记号:历史的“浙东”,浙东的“南 宋”。现实的地理环境对我而言变成了想象中历史环境的“能指”。西湖过后为东湖,南园继后为姚江,最后则是宁波和东钱湖。几年之间,一个“浙东思想”的历 史世界,逐渐对我浮现出来。我得感谢当初宁波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右派”老师桂信义先生,他使我每年的“文革”宁波行也成为通过借阅校图书馆古籍而继续亲泽 浙东精神之机会。记得某晚夜雨泥泞,桂老师悄悄撑伞避开师生耳目来妻子宿舍,与我纵谈浙东故事,至今历历在目。十几年的宁波因缘,不想竟使四明地区最后碰 巧成为本书最后一编主题的历史背景。我不妨视之为学术生涯中一次命运之巧合吧!

 

在 本书各编、各章中,读者不时会发现作者本人广泛地徵引了顾颉刚的学术见解。在我看来,现代国学领域文史诸大家中,顾颉刚先生的贡献是独树一帜的,就其思想 的求真性、彻底性和一贯性而言,更是他的同时代学人难以企及的。在传统思想领域中本人得益于顾先生之处,也远远超过其他文史专家。故愿以本书纪念顾颉刚先 生。

             (致谢部分从略)

                  

  

               【校后补记】

九百多页的pdf文本校对完毕后,本书的出版已经接近完成了。首先,应该再次感谢出版社和编辑部诸部门,一年来,由于他们的帮助和辛劳,这样一部大部头文稿才得以最终编辑完毕。

 

虽 然思想和写作是个人之事,使其得以实际“完成”,则须方方面面的条件和支持。在此我仍想对九十年代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中国部对本书英文“原型”的慷慨支 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该计划的实行,使我得以有时间在波鸿大学安适的条件下,对此具有文化全局性课题从容独立地理清思路和确定写作方案,也就为日后更 大规模上安排的本书之写作,奠定了学术基础。在此,我特别向基金会当初批准我的计划的中国部的负责人、精通多种语言的杰出汉学哲学家朗宓榭(M.Lackner)教授表达衷心的谢意。记得1989年 初我们首次在基金会楼下会客室见面时,他手里拿着杜任之先生和我所编的《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一书走下楼来与我亲切交谈。两年后他又亲自安排了我的新 计划申请程序。在基金会讨论该计划时,他竟拿出我翻译的法国理论人类学名著《野性的思维》作为我的“中国学术”研究资质之“物证”。这种事,在其他汉学家 那里是难以想象的;更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一切只认“学科文凭”的地方所无从想象的。其后我们之间曾多次交谈中西文史理论汇通的必要性。没有他当初对我的思路 的清晰理解,我既不可能由柏林迁至波鸿以延长《理论符号学导论》的写作计划,也不可能获得“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解释学、符号学研究”长期写作计划的批准。应 该说,旅德9年,是其后在美完成本书的一个必要准备期。

 

谈到德国基金会的长期帮助,我也应该感念最初使我和德国基金会发生联系的已故普林斯顿大学宋史教授刘子健先生。1982年夏初到校不久曾遇旧友马巨先生(马宗霍先生次子),“文革”期间在北京家居时,我常和他谈到南宋文化精神的伟大,异域重逢,他遂告我此地刘先生正是宋史专家。不想后来竟然是刘先生向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汉学家弗兰克教授和DAAD基金会,推荐了我对德国的访问,从此开启了我日后进一步获得在德完成该中国伦理思想史写作计划的机缘。非常遗憾,书稿完成之日,无法再求证于刘先生了。希望本书的完成,可不负刘先生当初推荐我这位宋史同好之雅意。

 

旅 美十多年来,其实应该感谢的方面也很多,首先,我对自己能够自由享用附近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的学术图书馆,表示感谢。在美国成为“独立学人”后,作为 一般居民,我仍然有资格出入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应该说是极为幸运之事。正是图书馆的存在,使得知识分子得以在“体制外”进行专业性研究。如果没有自由 出入书库、甚至外借图书的权利,独立学人的专业化研究是难以进行的。这也可使得一些“学科权威”不得在体制内不当贯彻其学术话语垄断权。自然,对于推进学 术民主来说,出版社的存在和图书馆同样重要;实际上,出版社比相当多研究所更有助于社会文化思想的进步。因为学科体制作为“官僚程序”,往往可蜕变为阻碍 人文思想创造性发展的惰性机制,此时就需要在“现代科举”之外存有其他独立的知识活动条件。每当我坐在斯坦福大学Green图书馆陈列有千余种国际期刊的阅览厅内时,亦会不时自喜于毕生未识珠宝为何物如我者,竟能分享此人间至富宝藏。

 

二十年来,在游学几大洲之后,能够无“职业”而安居于阳光明媚的加州以继续未竟之“学业”,其实首先有赖于一个非常具体的“条件”:如何解决“居”的问题?让我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女儿李益以及她的夫婿约翰··勃奚,他们长期以来支持了我们在美国的生活,并为我们安顿了居所,这是使本书得以进行的物质性“基础”(在“基础”一词的实义上)。自从10年前获得此寄身的“基础”,我才有可能将三地藏书汇集于一屋之内,使其排列就序备用。居所似乎正是为本书写作而设,是为记。

 

最 后,最应予以感激的,当然是我的妻子方谦。她曾在德国伴随我经历了为时多年之久的本书“前身”之写作计划。来美后,虽然朝夕共处,我却一直未能尽陪伴之 责,而于迟暮之年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书世界”了。不无惭愧地说,几十年来,包括最近一二十年来,全部家务都是由她一人担起的,却从无一句怨言。没有她的陪 伴和照顾,我是难于长时间专注于本书的写作的。也许我还应该提一下(在“象征的”意义上):因她之故,我得以在六、七十年代有机会亲泽“临安”和“四明” 之史地遗韵,这使我在读书“尚友古人”时,不无感性之凭依。

 

李幼蒸,补记于2009627

 

 

 

                        

 

序言

      本书分析原则概述

(一)历史和史学

   1。 历史研究和文本分析

   2。 现代的和古代的古史研究

   3。现实和文本

   4。传统史学和历史世界

(二) 解释学和符号学           

   1。跨学科史学研究方向

   2。古史学身份的混淆

   3。历史解释学和历史符号学

   4。史学疑古和历史符号学

   5。现代古史学类别的划分

(三) 儒学和仁学              

   1。儒教,儒学和仁学

   2。仁学作为历史伦理经验

   3。仁学的普适价值

 

          一.   殷商编:字迹和史事 

   考古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关系

(一)远古史实和史料类型  

   1。远古史实和文字记载

   2。记载类别和文本复杂层级

   3。文本叙事和历史真实

   4。考古学与史学的关联

(二)三代传说和考古学证明  

   1。古史传说和神话

   2。夏朝的存在:考古学和文献史学的关系

   3。夏朝存在与否之讨论

   4。”古史辨派”与夏朝存在论

   5。”古史辨派”与三皇五帝传说

   6。古史学的科学目的

(三)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 

   1。卜辞学和商代史

   2。卜辞语言及功能

   3。商史学术身份及殷世系观念

   4。晚商卜辞不是历史档案

(四)二重证据法问题(1):考古学和历史学 

   1。王国维和顾颉刚的立场对比

   2。商代世系表和二重证据法

   3卜辞识字学的凭据问题

   4。卜辞识字和商史考证

(五)二重证据法问题(2):卜辞学和世系表 

   1。古历法和三代世系表

   2。关于卜辞学的讨论

   3。殷商学的检讨

(六)殷商史和殷历谱   

   1。识字分期问题和关于殷历谱的争论

   2。贞人和断代问题

   3。殷王年谱的确定

   4。天象与古籍

(七)殷商史实问题  

   1。甲骨文中神祗和帝王名称

   2。中晚商社会史实之推测

   3。殷周制度论重评

   4。史实再现的可能性

(八)殷商史认识论问题       

   1。 考古学和历史学

   2。古史学科的符号学分析  

   3。历史学与人类学

 

               二.       两 周 编      文本和历史

 

   先秦和秦后:古典史学之结构性分界

 

(一)先秦史料的构成   

   1。商周原始史料的构成

   2。西周史料的构成

   3。不同史料中有关殷周制度描述的异同

(二)商周金文      

   1。铜器金文学

   2。铜器断代和历法研究

(三)西周文献与铭文的关系  

   1。文献与铭文的互证关系问题

   2。异质性史料的史学关系分析

(四)先秦史书(1):《史记》中的古史   

   1。《史记》作为古史料来源

   2。《史记》的形成

   3。《史记》史料的真实性

   4。《史记》作为仁学精神史

(五)先秦史书(2 

   1。《竹书纪年》

   2。《逸周书》

   3。《穆天子传》

(六)先秦史书(3

   1。顾颉刚的尚书学分析法和西周史料学

   2。真史料和真史事

   3。周初制度推证

(七)东周史料的构成  

   1。春秋历史世界

   2。春秋史源:《左传》和《国语》

   3。战国历史世界

   4。战国史料问题                              

   5。《战国策》

   6。小结

 

              五经编:    经典和制度                    

    传统词语的现代使用法说明

(一)两汉五经系统的建立   

   1。“经”和“传”的确立及其性质

   2。《五经》文本的特点

   3。经文及经师的制度化和等级性

   4。经学名目:《五经》和《六经》

   5。经籍等级系统的形成过程

(二)《易经》

   1。文本构成

   2。性质和作用

   3。《易经》与谶纬

   4。《易经》的效用

   5。《易经》理论话语的特点

(三)《春秋经》  

   1。文本构成

   2。性质和功能

   3。《春秋》释义学和礼敬意识形态行为

(四)《诗经》 

   1。文本构成

   2。性质和功能

   3。儒教道德和仁学始源

(五)《礼经》 

   1。文本构成

   2。性质和功用

   3。礼经解释学

(六)《书经》

   1。文本构成

   2。性质和功能

   3。现代《尚书》辨伪学

   4。顾颉刚《尚书》辨伪学和尚书学研究

(七)《五经》和儒教意识形态   

   1。《五经》文本之性质

   2。《五经》意识形态的起源

   3。《五经》经籍的共同特点

   4。儒教经学和仁学思想

(八) 经学学术形态       

   1。两汉经学方向

   2。经学研究的文字学方向

   3。经学研究作为仪式类读解

   4。儒教作为“准宗教”和仁学

  

                正史编      史事和统系  

 

   史学学科分类法与正史学

(一)儒学史学的性质和功能     

   1。史学话语的构成:史学和文学的混合

   2。历史史料和科学研究的区分

   3。经学类史学和史学类史学

   4。先秦史书的身份和构成

   5。古史书的真实性问题

(二)《史记》作为正史原型       

   1。《史记》的时空双重结构

   2。权力系谱和等级框架

   3。作为历史社会秩序的帝王系谱学之建立

   4。作为儒学、仁学互动精神史

(三) 正史制度和意识形态功能     

   1。正史和儒学史学

   2。正史的构成和特点

   3。正统史观和儒学意识形态

   4。正史编写的程序

   5。正史话语的内在局限

   6。正史的思想学术方向

(四) 儒学整体史观的发展:《通鉴》和《三通》

   1。分类学和整体论的关系

   2。制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

   3。整体论史学的发展

   4。《资治通鉴》;编年体史学的伦理性强化

   5。《文献通考》与《三通》制度史

   6。整体史观:技术性层面和伦理性层面

(五)正史话语的“复合声部”:儒学和仁学

   1。儒教教义和孔孟伦理

   2。法家力势逻辑和儒家道德逻辑

   3。史学话语中的儒学和仁学

   4。史学话语的道德修辞学机制

(六)儒家史学的“实学”思维倾向

   1。史学徵实性思想的发展

   2。浙东史学传统

   3。浙东史学和《明史》编撰学

   4。清代经学史学:章学诚和戴震

   5。章学诚的经史观

   6。乾嘉考据学:文字性“实”之史学转向

本编小结:儒学史学和仁学思想

 

                 儒学解释学(下卷)  精神卷

前言

              先秦编思想和派别

   “儒”的字义变迁

(一)儒教制度和思想家派    

   1。历史自然和人性自然

   2。秦汉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

   3。先秦思想家派

   4。儒和儒家

   5。先秦思想派别的相互融通性

(二)先秦思想和书写文化的形成   

   1。儒教社会作为儒家思想文献产生的环境

   2先秦文本的功能类别

   3。“文本写作”的形成:战国时代

   4。先秦文本例证:《论语》和《孟子》

   5。先秦思想之典籍

   6。两汉造书时代和先秦文本

   7。“先秦诸子”例:《老子》和《庄子》

   8历史文本的能指和所指

(三)家派作为思想倾向:构成、功能和意义 

   1。中国古代历史中派别的名称、身份和构成

   2。思想派别身份和融合关系:先秦原型和秦后形态

   3型式(一般)和因素(成分)

   4。先秦阴阳五行思潮

(四)先秦三大思想派别:两种分类法 

   1。孔孟仁学派别

   2。孔孟仁学之特性

   3。先秦思想派别分类学(1

   4。思想派别文本的解释学分析

   5。先秦三派思想型式的构成成分

   6。先秦思想派别分类学(2

   7。先秦三派思想的秦后指涉性

   8。三派思想的运作方式

(五)儒家角色的人格和思想倾向类型    

   1。家派理型和角色策略

   2。伦理思想文献及其历史作用

   3。孔孟文本的史实及其历史效用

   4。仁学历史文本的扩大解释学意义

   5。(显在)儒者型和(潜在)仁者型

(六)仁学与儒学:解释学的五重对立性  

   1。仁学与儒学的解释学读解策略

   2。再论“儒”的搭配词义

   3。仁学和历史伦理情境

(七)历史制度和人文思想            

   1。历史制度和思想派别

   2。人文思想学术的雏形

   3。仁学思想的出现

   4。仁学和法家思想的对立

   5。仁学和道家思想的对立

(八)儒和仁“分界隐线          

   1。学术思想的形成

   2。儒学和仁学的对立与融通:神化孔子的效果

   3。儒学复合声部:《五经》和仁学

(九)先秦子书和汉代杂家思想      

   1。周、秦、汉子书分类学问题

   2。两汉子书和儒家思想的混杂性

   3。思想和文章的美学形式主义

(十)儒教社会和仁学作用   

   1。士的理型

   2。儒士的综合性特点

   3。儒教功利主义作为“主声部”

   4。儒学制度化和仁学的倾向

   5。儒吏和仁士的共存

   6。儒学“复合声部”隐喻

(十一)儒士的身份和人格                    

   1。儒道互补和文化的发展

   2。儒士和定式化写作实践    

   3。文学和文士:作者

   4。儒士作为多维技术化实践者

   5。仁学形式主义的伦理人格

        六.理学编  :伦理和性理

 

   理学作为仁学本位之回归

(一)北宋理学的产生

   1。唐宋前理论思想的形态

   2。汉唐间儒学的发展

   3。佛学和儒学的理论互动

(二)宋代易学和形上学               

   1。宋初易学

   2。伊川易学

   3。朱熹易学

   4。易学的客观二元对立和《论语》的主观二中择一

   5。抽象字词的意素构造

(三)两宋理学的仁学朝向性   

   1。宋儒的人本主义倾向

   2。“理”对“天(道)”与“(人)性”的统一化作用

   3。北宋的理性启蒙精神

   4。南宋理学和书院实践

(四)朱熹理学的二次“集大成” 

   1。编注学作为学术思想集大成的新形式

   2。理学的多元对话关系

   3。主体实践学的强化

   4。理学两学派的内向化

   5。理学对儒学的“分解”:仁学信仰和功名追求

   6。儒教统系观和理学道统观

   7。理学纲要《近思录》和新道统的建立

(五)四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

   1。四书学

   2。四书结构的孔学本位主义

   3。四书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四书的伦理批评性功能

(六)四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2

   1。《中庸》

   2。《大学》

   3。《孟子》

   4。《论语》

   5。《四书》和《五经》的关系

   6。《四书》与仁学的关系

   7。原始仁学与儒教社会

(七)理学和仁学:儒学的内在张力 

   1。关于理学形上学的时代误会

   2。编注学作为儒学学术形态

   3。形上学和人性论的内在对立

   4。理学与抽象汉字语用学

(八)两宋理学的辨异端  

   1。理学辟佛和仁学人本主义

   2。理学之争:事功,实学,心学

   3。理学辟乡愿

 

                 南宋编     诗学和殉义

    危难情境和伦理诗学

(一)两宋理学和南宋文化精神   

   1。理学和仁学的文化作用  

   2。南宋危亡情境和“学”之伦理学

(二)唐宋文学性格的差异          

   1。唐代文学和古文派

   2。宋代诗人的家国之念

   3。唐宋诗人性格的比较

   4。诗与伦理

(三)诗学和主体意志   

   1。历史权势和人性义勇

   2。文化分类学与解释学沟通

   3。作者个体之出现:诗人之“我”

   4。诗学和仁学主体实践活跃化层级

   5。古文运动和儒家诗学

   6。程式化诗学和技术性模仿

   7。诗学和伦理意志层级

(四)仁学意志和文本形态学 

   1。主体性和抒情性

   2。文章和诗词:儒学文本的泛文学性

   3。风格学和伦理学

   4。思想分类和文本分类

   5。诗学的潜在伦理性格

(五)格律诗和伦理诗学  

   1。伦理抒情诗的特点

   2。近体诗和结构美学

   3。近体诗和慢词的诗学结构化

   4。诗歌的形式、内容和功用

   5。结构诗和言志诗

   6。宋代伦理情志诗

   7。风格伦理学:意志力的美学化

   8。伦理诗和伦理文

(六)南宋伦理诗学  

   1。南宋诗主体性的丰富化

   2。律诗作为表现伦理意志力之诗体

   3。北宋诗词的自我意识强化

   4。南宋诗词的伦理意志强化

   5。陆游诗和心志朝向性

   6。诗人自我的结构

   7。南宋诗词的美学价值

(七)伦理英雄主义传统               

   1。政治力学过程和伦理解释学情境

   2。伦理英雄主义

   3。文天祥和仁学意志象征

   4。殉义和伦理诗学

(八)南宋精神解释学                   

   1。仁学殉义形态

   2。死义美学

   3。伦理喻示力的构成  

   4。南宋精神的普遍伦理学意义

 

             浙东编    实学和诚学

  浙东思想传统和阳明学

(一)阳明心学   

   1。心性论和性善论

   2。心学问题的提出

   3。性理学和良知学

   4。知行合一

   5。心学和诚学

(二)良知学和诚学的发展 

   1。诚和诚学

   2。诚与天人合一

   3。阳明诚学

   4。诚学结构

(三)东林书院运动   

   1。东林思想的意义

   2。明清书院和节义思想

   3。慎独心学和东林实践

(四)明末节义观类型    

   1。屈服和气节

   2。节义观的重心移位

   3。殉义动机

   4。明清节义观及其现代意义

(五)清初气节现象型例                              

   1。屈服和悔恨:钱谦益例

   2。反抗和死义:陈子龙例

   3。犹豫和存生:陈确例

   4。退隐和治学:顾、黄、王例

   5。节义行为的理论

(六) 顾、黄、王和宗羲学       

   1。顾、黄、王学术

   2。顾、王思想

   3。宗羲学

   4。黄宗羲和前后浙东学术

   5。学术方向问题

(七) 明清实学和浙东思想  

   1。实学对象:事与心

   2。清代实学

   3。浙东史学

   4。新浙东史学

   5。浙东思想

(八) 浙东思想和历史诚学         

   1。气节和仁学实践

   2。气节与主体选择

   3。历史文本的现代读解

   4。节义和士精神

   5。仁学实践的历史形态  

   6。历史诚学意涵

(九)诚学作为仁学意志学          

   1。仁学实践学三层次

   2。诚学的现代意义

   3。诚学的认识论

尾声:实证学和伦理学

   1。生命的层次和人本主义仁学    

   2。主体的选择意志

   3。心术学和义利之辨

   4。展望人类伦理思想之“集大成”

引用书目

校后馀论:思想史研究和新仁学方向

校后补记

~~~~~~~~~

       A Hermeneutic Study of Historical Ru-Academia

   ---Reconstructing Chinese Ethical History        

         (in Chinese)

                 You-zheng Li

    The Chinese Renm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November, 2009

 

                       Basic Outline

  Vol.1 The Volum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s

Preface

Introduction   The Principles of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1. Section of  Shang History
  2. Section of Zhou History
  3. Section of The Five Classics
  4. Section of Ru-Historiography

    Vol. 2  The Volume of Ethical Spirit

Preface

  1. Section of Pre-Qin Thought
  2. Section of Li-Philosophy
  3. Section of The Southern-Song Spirit
  4. Section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Thought

Epilogue

Afterword

Bibliography

          Complete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The Principles of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1.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2. Hermeneutics and Semiotics

     3. Ru-Confucianist Learning and Ren-Confucian Though

                                Volume I 

Section 1  Written Records in Shang History

Forewor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ritten and  the Archeological Historical materials

   1.Historical facts in Remote Ancient History and Typology of Historical Material

   2. Legends about the Three Dynasties and Archeological Evidences

   3. Inscription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and Historiography of Shang

   4. The Methods of Double Evidences (1) : Arche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5. The Methods of Double Evidences (2): Learning of Oracle Inscriptions and the Table of Lineages of the Three Dynasties

   6. History of Shang and the Table of Shang Genealogy

   7. Problems of Historical facts in Shang history

   8. Epistemological Conclusion of Shang history

 

Section 2  History of Zhou Dynasty

Foreword: The Structural Demarcation between Pre-Qin and Post-Qin  Historiographies 

 

   1. Composition of Pre-Qin Historical Material

   2. Inscriptions on Bronzes in Shang and Zhou

   3.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Written Documents and Engraved Inscriptions in

      Zhou

   4. Pre-Qin Historical Books(1): Ancient History in The Records

   5. Pre-Qin Historical Books(2): Some Fake Historical books

   6. Pre-Qin Historical Books(3): The Book of History and its Referred History

   7. Composi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 in The Eastern Zhou

  

Section 3 The Five Ru-Classics

Foreword: Modern Usage of Traditional Terms

1.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ve-Classics System in Han

2.   The Classic of the Change

3.   The Classic of Spring and Autumn

  1. The Classic of Odes
  2. The Classic of Rites
  3. The Classic of the History
  4. The Five Classics and the Ru-Ideology

   8. The Academic Typology of the Five Classics Learning

 

Section 4   System of Orthodox Histories

Foreword: Classification of Historical Studies and the Orthodox History

 

  1. Nature and Function of Ru-Historiography
  2. The Records as the Archetype of the Orthodox Histories
  3. The Institution of the Orthodox Histories and its Ideological Functions
  4. Developments of the Holistic View in Ru-Historiography

   5. The Double-Voiced Function in the Orthodox Historical Discourse:

      Ru-Learning and Ren-Thought

   6. The Inclination of Fact-related Thinking in Ru-Historiography

 

 

                  Volume 2

Preface

Section 5   Pre-Qin Thought

Foreword: The Changing of Meaning of Ancient Characters and the Uses of 

          Character “Ru

 

   1.Ru-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Intellectual Schools

   2. The Pre-Qin Thoughts and the Formation of Written Culture in Han

   3. The Schools as Intellectual Tendencies: Constitution, Function and meaning

   4.The Three major Pre-Qin Schools: Type 1 and Type 2

   5. Characterization of Ru-Roles and Typology of Intellectual Inclinations

   6. Ren-Thought and Ru-Learning: The 5-Layered  Hermeneutic Contradictions

   7. Historical Institutions and Humanist Way of Thinking

8.   The Implicit Demarcation between Ru-Learning and Ren-Thought

9.   The Pre-Qin Books by Individuals and the Eclectic Thought of Han

   10. Ru-Society and Impact of Ren-Thought

   11.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 of Ru-Scholars

 

Section 6  Neo-Confucianist Philosophy in Song Dynasties

Foreword: Li-Philosophy and its Tendency towards Ren-Thought

1.   The Formation of the Neo-Confucianist Philosophy in Northern Song

2.   The Scholarship of the Change and Metaphysics in Song

3.   Reduction of Neo-Confucianist Philosophy To Confucian Ren-

   Thought

4.The Comprehensively Synthesizing Achievements of Zhu Xi’s Learning

  1. Constitu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Four-books System (1)
  2. Constitu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Four-books System (2)
  3. The Neo-confucianist Philosophy as the Tensional Scope between Ru-Learning and Ren-Thought
  4. The Movement of the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Section 7 The Ethical Spirit of the Southern Song

Foreword: Critical Situations and Ethical Poetics

  1. Song Li-Philosophy and Cultural Spirit of the Southern Song
  2. Literatures of Tang and Song,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Characters

3. Chinese Poetics and Will of the Poet

4. Will in Ren-Thought and Typology of Traditional Texts

5. The Stereotyped Poems and Ethical Poetry

  1. The Ethical Poetics of Southern Song
  2. The Spiritual Tradition of Ethical Heroism
  3. A Hermeneutic Grasp of the Spirit of Southern Song

Section 8  The Historiographic Thought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Foreword: Intellectual Tradition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1. Psychological Philosophy of Wang Yang-ming
  2. The Learning of Sincerity and The Innate Knowledge
  3. The Movement of the Dong-Lin Academic Temple
  4. Typology of the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Self-Sacrifice of Scholars by the End of Ming
  5. Examples of Phenomenon of Moral Chastity of Ming Scholars in Early Qing
  6. The Gu yanwu, Huang zongxi, Wang fuzhi and the Learng of Huang
  7. The Fact-related Learning and Thought of Eastern-Zhe-Jiang
  8. Thought of the Eastern-Zhe-Jiang and Sincerity-Principle in Historiography
  9. Sincerity-Learning as the Volitional Principle in Ren-Confucian Thought

 

Epilogue : The Positive Way of Thinking and Ethics

Incited Bibliography

          * * * * *

Supplementary discussions: On he Scholarship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Ren-ethical Orientation

Afterword

                                  Volime One

                                  Volume two


* 一些海外学者读英文理论语言很顺,但读不顺现代中文中的西方理论翻译语言,以为此一情况乃全因中文作者对西方观念之文字处理不当,而不知道可能的原因之一却在于,西方汉学家对汉语的片面性掌握,使其难以顺利跟随语义结构变动迅速的当代中文理论语言

* 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所拟“工作旨趣”,表现出他们对同时期欧洲的语言学和历史理论的现况了解十分片面。而最近60年来,海外各派史学家对于现代历史理论问题,没有兴趣,甚至于根本欠缺有关现代“历史科学”身份和性质的观念。

§ 过去几十年间,虽然海外国学界范围日窄,港台国学家中一些学者的创造性成绩可谓超越前人,就作者有限见闻所及,如鲁实先先生在历谱学批评领域和胡志奎先生在《四书》考辨领域,学术均极精湛(责任编辑:李幼蒸)
------分隔线----------------------------